蔬菜病害的概念
蔬菜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或病原物的侵害,代谢作用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上和(或)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在外部或内部形态上表现出病态,使蔬菜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局部或整株死亡,并对蔬菜生产造成损失,称为蔬菜病害。
蔬菜病害发生的缘由
蔬菜病害发生的缘由按其不同性质分为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即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是指由于生长条件的不适宜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的影响引起的,这些因素是非生物的,不能侵染和繁殖,如日光、营养、水分、空气等,这些因素都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当环境条件恢复正常时,病害就停止发展,植株可以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类病害也叫生理病害,蔬菜中的缺素症状和冻害等均为生理病害。防治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改良环境条件,消除不利因素或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等。侵染性病害是由引起植物发病的寄生物侵染造成的,这类寄生物称为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由这些因素侵染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能够繁殖和传播,这类病害又称为传染性病害。防治传染性病害的措施大致可归纳为:消灭病原物的来源,控制其繁衍,控制病原物在田间扩散和再次侵染,增强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或从栽培制度上使寄主逃避病原物的侵染和改变田间的发病环境条件等。
蔬菜病害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换茬,培育壮苗,优化群体结构,深沟高畦栽培,科学施肥,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加强植物病害的检疫工作,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将病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